Toggle navigation
:::
回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地圖
登入
影片
聲音
:::
熱門影音
01:26:51
張宇彤 寺廟屋頂大觀:傳統建築屋頂藝匠實地考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需要政府、民間、社區及全民共同參與;因此為了推廣無形文化資產之保護觀念與交流學習,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規劃辦理「無形文化資產講堂」,邀請相關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文化資產保存者/團體、保存技術保存者、民間藝人等,針對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護管理、原住民文化資產保護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等議題,以講座、示範演出、實作與觀賞影片等方式,進行發表、對談、經驗分享,以共同推動無形文化資產的保護傳承工作。期盼透過專家、學者或保存者的經驗分享,讓大眾認識並珍惜台灣在地文化寶藏。
觀看次數
249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上傳
00:10:18
宜蘭文學守護者,蘭陽文壇獨孤俠──李榮春
國立臺灣文學館
李榮春,1938年參加「臺灣農業義勇團」至中國上海,1946年攜兩箱文稿與書籍返臺。返臺後長居宜蘭頭城專事寫作。一生寫下將近300萬字作品,卻長期被忽略,1994年病逝後,他的姪子──李鏡明醫師,一肩挑起李榮春作品整理之重任,出版《李榮春全集》,並創立李榮春文學館。 欲利用影片內之藏品、照片圖像,請洽臺灣文學館申請。
觀看次數
2429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1:55:28
小說家的人心操縱術:字面看不到的敘事技巧
國立臺灣文學館
朱宥勳|新世代作家 桃園人,1988年生,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與臺積電青年文學獎。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臺灣社會的面貌;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作品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 朱宥勳與黃崇凱共同主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向讀者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祕密讀者》,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臺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
觀看次數
2406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07:58
色‧線.形 傅菊珠 多彩之美創作展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色線形-傅菊珠多彩之美創作展,展期自110年7月8日至10月4日止(週二休館)於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官網採線上影音展方式開放民眾瀏覽。生活工坊實體展覽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解封藝文場館,始開放民眾參觀,入館參觀民眾請全程戴口罩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客籍染色藝術家傅菊珠老師,善於運用圖騰與各種花紋的組合,在傳統技術裡展現創新的活力,游刃有餘地遊走在染布、禪繞與拼布領域,每件作品都能夠讓人深刻感受到藝術家發自內心的真誠與喜悅,結合產業應用更是充滿無限商機,是少數能兼具藝術性與市場的創作風格。 傅菊珠近年更將繽紛多彩染色結合在地節慶活動等,染出大型戶外創作作品,作品於2014年客庄十二大節慶臺東好米收冬季戶外展出,2015年受邀屏東縣全國客家日五彩補天大型染布藝術展…震撼你的視覺展出,2016年受聘擔任客庄十二大節慶臺東好米收冬季千人染布創意技術總監,2017年至今受聘擔任中國北京布流行手工學院繽紛多彩渲染簽約講師,2018年受邀廈門海峽文創園區拼布藝術聯展,2018年9月受邀上海第十屆亞洲拼布及編織節展,2019年4月受邀貴州丹塞蠟染刺繡手作交流聯展等。 此次展出傅菊珠多年來的創作成果,作品以簡單的素材與環保型的染色工藝技法,結合拼布壓線的自由手推線條,呈現多層次色彩與精緻的立體效果,並以不同的形式貫穿共同主題,希望讓觀賞者感受色彩之美愉悅心情
觀看次數
2346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上傳
00:21:51
台灣王爺信仰(英文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早期中國東南沿海的送瘟王船,由廈門、泉州一帶漂流至臺灣西南沿海各地,當地居民惟恐瘟疫爆發,都會迎回船上的神像,並定期舉行「王船醮」以送走瘟疫。王醮指的是王船祭,數百年來已成為系統龐雜的迎王、送王儀式;豐富多元的王爺信仰,也因地緣關係,成為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重要信仰。王船祭典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與人文特色產生互動,亦轉成除疫赦罪、護境安民、庇佑產業豐收的重要儀式。
觀看次數
21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上傳
00:10:43
藏書、抄字,文學工──臺灣文學探針者‧張良澤
國立臺灣文學館
張良澤,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退休教授,致力蒐羅、整理臺灣文獻。1978年至2005年先後任職於日本筑波大學、共立女子學園,首例開設臺灣文學課程,介紹臺灣文學作家作品。1997年成立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現為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 欲利用影片內之藏品、照片圖像,請洽臺灣文學館申請。
觀看次數
2044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1:20:00
把海洋穿在身上(*榮獲美國芝加哥時尚電影節2021年官方入選影片)
國立歷史博物館-iMedia
觀看次數
2009
國立歷史博物館-iMedia 上傳
00:13:35
時代點燈者‧地方說書人──賴和
國立臺灣文學館
以賴悅顏先生的角度重新來看賴和,是家人、是醫生、是運動者、是文學家。從被保存下來的文物看見賴和走入民間,行醫時對於窮苦人家的態度;文學上、積極改變寫作方法,從漢文、白話文、最後嘗試用臺灣話創作等,在臺灣新文學運動上留下重要的改革註腳,而現今賴和文教基金會延續起賴和當年的精神,努力著。
觀看次數
1996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