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影音
口述歷史—温隆信
00:16:06

口述歷史—温隆信

  • NTSO線上音樂廳
  • 歷史文獻典藏計畫「口述歷史」—温隆信 本團創立於1945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在臺灣近代音樂發展中,無疑扮演著極為重要且關鍵性的角色。本計畫分年持續蒐集與保存自創團之初至今的相關人事物現有史料,邀請樂團耆老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留下珍貴影音紀錄。 2021年邀訪三位戴粹倫團長時期的團員包含廖年賦、陳明律與席慕德,以及第九、十三任團長劉玄詠;2022年邀訪史惟亮團長與鄧漢錦團長時期的五位團員包含劉城、趙永男、賴德和、林文也及賴怡蓉,2023年邀訪王錫奇團長與戴粹倫團長時期的兩位團員包含韓國鐄與温隆信,2024年邀訪第六任團長陳澄雄及曾任省交指揮的張己任,進行訪談與影音紀錄,以典藏其口述歷史。 受訪:温隆信 訪談:黃均人 温隆信老師在2022年出版的專書《熾熱的音畫:温隆信的音樂創作與人生紀實》中,包含一篇〈我的交響樂團經歷〉,以文字記錄了與省交的過往。此次以影像的方式,將温老師講述這段歷史的影像保存下來,温老師11歲時就曾於臺北中山堂欣賞過省交的演出,而後就讀藝專,在三校聯合音樂會中,與戴粹倫團長相識,因緣際會之下,考入省交,由臺下的聆賞者,成為臺上的演出者。訪談過程中,温老師生動描述自己與當時樂團同事們的相處情形,以及早期美援關係被派來臺的優秀音樂家們,如何磨礪樂團這塊未經雕琢的原石。 訪談錄製日期:2023年6月24日 影片拍攝受訪年齡:79歲 於省交任職期間:民國59-61年 歷史文獻典藏計畫「口述歷史」系列影片: 陳澄雄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45021]link# 張己任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45035]link# 温隆信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9067]link# 韓國鐄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9066]link# 廖年賦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1401]link# 陳明律、席慕德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1399]link# 劉城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5116]link# 趙永男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5117]link# 賴德和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5114]link# 林文也、賴怡蓉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5115]link# 劉玄詠 #link[[點擊觀賞]],[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ntso/zh_tw/media/131400]link#
觀看次數74
NTSO線上音樂廳 上傳
半世紀剪影-中山公園的回顧與展望
00:02:32

半世紀剪影-中山公園的回顧與展望

  • 國立國父紀念館影音頻道
  • 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 啓動工程迎接新紀元 國立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公共工程計畫」即將於明年初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首先登場的是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工程施工,並將於完工時接著進行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工程。本館於今(18)日上午舉行「半世紀剪影—中山公園的回顧與展望」展覽開幕典禮,由文化大學音樂系弦樂四重奏演出揭開序幕;接著由王蘭生館長率相關主管召開記者會,說明跨域加值計畫執行進度,讓社會各界更清楚該館未來的發展動向。 本館已設立逾48年,部分設施已屬老舊,105年1月29日該館初次獲得行政院核定「跨域加值公共工程計畫」,又於109年8月25日修正計畫通過,總經費提高為新臺幣16億3,200萬元,前期準備工程已陸續進行,主要工項將於110年初啓動。該項工程內容包括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國際化優質展示空間及中山文化園區景觀改造等三項,明年初將進行的園區景觀改造,係以回復王大閎建築師半世紀前的原始設計精神,並以「服務」民眾為出發點,納入「安全」、「舒適」、「親民」、「友善」等理念,工程內容包括中軸景觀花圃改造為雙排樹、噴水池景觀改造為映池、新設三張犁支線懷舊鐵道意象、欄杆圍牆保留並更新、東側步道綠地景觀改造及翠湖周邊景觀改造等項目;同時納入排水、廣場鋪面、人行空間、無障礙設施、照明、植栽等老舊設施改善,預計111年底完工,屆時將接續進行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工程,直到114年底全館工程落成。 鑑於本館屹立於臺北市東區已近半世紀,曾帶動臺北市東區的繁榮發展,如今即將進行中山公園改造工程,民眾總有著對舊時景物的眷戀與不捨。今日開幕的「半世紀剪影」回顧展覽,是本館精心策劃半年的成果,期能透過視覺藝術的呈現勾起民眾對中山公園整體環境的懷想與眷念;本次展覽在文華軒及2樓東西文化藝廊展出,內容包含當年設計該館建物與中山公園的建築師王大閎先生部分原始景觀繪圖,以及百件自開館以來具有代表性的攝影作品,充分呈現出半世紀以來該館隨著時代腳步推進所留下的珍貴足跡,既是精彩的藝術呈現,也是令人懷念的歷史記憶。 王蘭生館長表示,該館從未大幅整修,加上已列為古蹟,這次的整修是創舉,相對也較為艱難。除了回復王大閎建築師的雙排林蔭大道及映池的設計理念外,更強調以「服務」民眾為本的精神,將增加樹蔭動線、擴大綠地面積,讓在廣場休憩的民眾增加舒適感;並把仁愛路出入口動線打開,讓視野更開闊,展現大樹、綠地、黃瓦的優美景觀;同時整建廣場鋪面,提供親民及無障礙的安全友善環境,以及增設三張犂鐵道支線意象,於支線二端各增加出入口,方便民眾到館來參加活動。王蘭生館長特別強調,園區工程採分期分區方式進行,工程期間中山公園照常開放,僅有小部分活動區域受影響,儘量不影響民眾的使用權益,歡迎民眾在工程期間持續來國父紀念館;希望透過這次工程改造,突顯該館特有的古蹟建物與藝術文化紀念意象,成為人人喜愛的休閒場域。 「半世紀剪影—中山公園的回顧與展望」展期自109年11月18日起至12月8日止,相關資訊請電洽該館服務台(02)27588008分機545、546或逕上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
觀看次數73
國立國父紀念館影音頻道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