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回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地圖
登入
影片
聲音
:::
熱門影音
00:01:06
08A林維丞-九月梅
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林維丞(1822-1895),福建人,咸豐9年(1859)來臺。 〈九月梅〉:冰肌玉骨漏香痕,早與黃花鬥豔繁。想是臺陽天氣暖,不須十月便開樽。 狀元樓/賴泠蓁、謝聖棻吟唱。 如欲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作者、大意等相關資訊,可參考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臺詩兒童繪本3《貓奴容鼾睡》,第15、24頁。
觀看次數
125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01:26
06B綠珊瑚-綠珊瑚-張湄
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張湄(?-?),字鷺洲,浙江錢塘人,乾隆6年(1741)擔任巡臺御史,兼理提督學政,乾隆8年(1743)離臺。 〈綠珊瑚〉:一種可人籬落下,家家齊插綠珊瑚。想從海底搜羅日,長就苔痕潤不枯。 花好月圓/買湘瑩吟唱。 如欲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作者、大意等相關資訊,可參考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臺詩兒童繪本4《花鬧白雲端》。 綠珊瑚 Euphorbia tirucalli L. 大戟科 原產於非洲的東部與南邊,被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荷蘭統治時期引進,能適應臺灣的環境。清代的臺南府城,家戶庭院,皆種植綠珊瑚成圍籬以為防禦盜賊使用。珊瑚通體碧綠,形態特殊,一根根綠色光滑的莖,看起來像是海底珊瑚的模樣,葉片只長在嫩莖上,長出後很快就掉落;脆弱易斷的莖會流出白色乳汁,會使皮膚過敏,甚或潰爛。(文|伍淑惠)
觀看次數
125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03:23
37.顏雲年-陋園四章有引二首之一
國立臺灣文學館
顏雲年〈陋園四章有引二首之一〉:十畝園寬隔市廛,不村不郭似壺天。非為狡兔營三窟,只作潛龍借一淵。曲徑兩條通遠嶺,懸崖百尺下飛泉。閒時曳杖探幽趣,古洞江頭舊有仙。 閩南調/王淑媛吟唱 如欲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題解、作者、註釋等相關資訊,可參考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臺灣漢詩三百首》上冊,第232頁。
觀看次數
123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01:46
09B指甲花-瀛涯漁唱百首之十三-朱仕玠
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朱仕玠(1712-1773),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乾隆28年(1763)6月來臺,任鳳山縣學教諭。次年(1764)因母喪離開臺灣。 〈瀛涯漁唱百首之十三〉:揉葉移時炫彩霞,鳳仙從此減聲華。玉臺更合添新詠,別有東寧指甲花。 孟姜女/買湘瑩吟唱。 如欲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作者、大意等相關資訊,可參考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臺詩兒童繪本4《花鬧白雲端》。 散沫花 Lawsonia inermis L. 千屈菜科 指甲花又稱散沫花,為常綠小灌木,不怕乾旱怕低溫,容易栽培,花在夏秋之間開放,香味濃郁。指甲花在十七世紀明鄭時期引入臺灣。詩歌裡的鳳仙和指甲花都是染料植物,前者是用花來染,時效短;後者則是揉碎葉片和葉柄,被利用時間已超過兩千年,不僅用於染色、染髮,也是傳統醫療上常用草藥。在印度傳統婚禮上,新娘手腳畫上代表美麗與祈福的彩繪圖案-漢娜(Henna),其彩繪的原料便是從指甲花的葉子萃取而來。(文|伍淑惠)
觀看次數
123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20:08
新竹公會堂修復再利用工程影像紀錄(20分鐘版)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新竹公會堂建築群修復再利用工程」於民國107年(2018)4月委託黃承令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工程規劃設計,民國108年(2019)由道行營造有限公司承接修復再利用工程,民國108年(2019)3月11日正式開工,民國111年(2022)9月5日申報完工。新竹公會堂歷史建築,歷經100年的使用,在修復完成後正式啟用。 新竹公會堂的形式和空間大部分還原至1921年始建時期的建築風貌,但部分建築形式與空間則依國民政府來台初期修復的形貌,以及社教館時期整建的樣式予以修復。新竹公會堂因此保存不同時期使用過的痕跡,以及不同時期存留的歷史證物。新竹公會堂的修復完成,不僅成為新竹市舊城區醒目的地標,同時也為新竹市增添了一個可貴的文化資產。
觀看次數
125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上傳
00:05:12
2020劇場萬花筒~青少年戲劇工作坊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觀看次數
122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上傳
00:01:01
~109年文化體驗教育計畫 ~文學聲動朗讀趣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影音頻道
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王友輝老師統籌規畫劇場體驗教育活動,透過特殊的劇場空間,讓學童在舞臺上實際體驗一堂「會感動」的課程,配合豐富多元具創意性的劇場元素,將文學作品立體化,以簡易讀劇表演方式,邀請金鐘影后王琄帶領,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對文學作品的內涵產生更多的想像,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創意潛能,進而能主動親近文學、愛上閱讀。
觀看次數
124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影音頻道 上傳
00:05:23
東南亞藝臺灣-108年巡迴展(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影音頻道
「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演計畫」107-108年以〈生活工藝與民謠〉為主題,108年辦理文化培力系列活動、日用之美-東南亞生活美學展暨配合活動、謠滾東南亞-民謠音樂節暨配合活動、新住民主題戲劇演出、民謠音樂節巡演、東南亞生活美學巡展等51場次系列活動,持續提升大眾對於東南亞文化藝術的認識與尊重,推廣新住民母國文化,增進臺灣民眾共同參與的機會,落實文化平權的多元社會。
觀看次數
122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影音頻道 上傳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