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回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地圖
登入
影片
聲音
:::
最新影片
00:00:31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日本坂東扇菊舞踊《間(Ma)》
臺灣戲曲中心
日本|坂東扇菊舞踊《間(Ma)》 源自於江戶時代的日本傳統表演藝術─舞踊,將戲劇、歌曲、舞蹈融合於舉手投足的動靜之間,以精緻的演出呈現日本傳統文化的優美。本次活動邀請日本著名的坂東流舞踊名家─坂東扇菊老師率隊來臺演出。舞踊團成立後,曾赴烏克蘭、中亞等舉辦大規模的日本舞踊工作坊,為日本當今最活耀的舞踊家之一。 10/11-10/12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購票|http://bit.ly/BandoSengiku 10/14宜蘭傳藝園區演藝廳(自由入場,滿座為止) ※宜蘭場次演出劇目為《娘道成寺》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 官網|https://goo.gl/BMaVF2
觀看次數
31
臺灣戲曲中心 上傳
00:00:34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保加利亞Eva女聲四重唱《新與舊-保加利亞的天籟美聲》
臺灣戲曲中心
保加利亞|Eva女聲四重唱《新與舊-保加利亞的天籟美聲》 Eva女聲四重唱於1995年組團,四位歌手皆來自著名的「保加利亞神秘之聲Le Mystere des Voix Bulgares」合唱團。演唱曲目來自保加利亞各地區,包含古謠、教會詩歌以及現代創作音樂,一方面講究歌謠的原貌保存,同時也以現代和多元的手法演繹傳統。Eva女聲四重唱結合多種不同精湛技巧形式,傳遞充滿生命力的原聲震撼,以高超技巧融合彼此,創造單一的純淨美聲。 10/20-10/21 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 購票|http://bit.ly/EvaQuartet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 官網|https://goo.gl/BMaVF2
觀看次數
8
臺灣戲曲中心 上傳
00:00:34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塞爾維亞斯巴耶齊重唱團《The Svetlana Spajić Group》
臺灣戲曲中心
塞爾維亞|斯巴耶齊重唱團《The Svetlana Spajić Group》 斯巴耶齊重唱團是世界公認塞爾維亞與巴爾幹地區,傳統古謠的頂尖權威,2009年成立後不到一年時間,便展開系列巡演,足跡遍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以及歐美各地各大傳統複音、民謠音樂節。斯巴耶齊重唱團以高超的技巧呈現古老的塞爾維亞傳統,其中表現二度與微分音程張力的na glas,三度、五度協和的na bas,以及別緻的喉抖音groktalica都能在此次演出中精彩呈現。 10/26宜蘭傳藝園區演藝廳(自由入場,滿座為止) 10/27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上半場為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 購票|http://bit.ly/SSGSTCT 10/28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上半場為圖瓦傳統音樂四傑) 購票|http://bit.ly/SSGTFVT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 官網|https://goo.gl/BMaVF2
觀看次數
10
臺灣戲曲中心 上傳
00:00:34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圖瓦傳統音樂四傑《草原之音》
臺灣戲曲中心
圖瓦共和國|傳統音樂四傑《草原之音》 風、河流、鳥、昆蟲、動物在圖瓦的草原交織出各式聲響,人們以聲音和樂器作出回應。在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別邀請來自圖瓦的四位音樂家,組成「圖瓦音樂四傑」,以獨奏、重奏和即興的形式展現四位音樂家與當地自然生態的緊密連結,演繹出最傳統、最純粹的圖瓦草原音樂─「呼麥」喉音演唱。 10/27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 購票|http://bit.ly/TFVofTuva 10/28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下半場為斯巴耶齊重唱團) 購票|http://bit.ly/SSGTFVT 2018亞太傳統藝術節「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 官網|https://goo.gl/BMaVF2
觀看次數
13
臺灣戲曲中心 上傳
01:55:28
小說家的人心操縱術:字面看不到的敘事技巧
國立臺灣文學館
朱宥勳|新世代作家 桃園人,1988年生,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與臺積電青年文學獎。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臺灣社會的面貌;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作品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 朱宥勳與黃崇凱共同主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向讀者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祕密讀者》,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臺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
觀看次數
1442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上傳
00:00:10
2018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賽德克巴萊,大家一起來跳舞吧!》音樂會宣傳片
臺灣音樂館
演出資訊 2018/03/09(五)19:30-21:00 演出地點:小表演廳 演出長度:約90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注意事項:本場次同步錄影 節目介紹 故事,從1931年的清流部落開始說起,日本人把霧社事件中倖存的賽德克餘族集體遷居至北港溪下游右岸,稱這個地方為「川中島」。在日本人強勢鎮壓下,過往部落生活的種種成為族人不敢回想的記憶,Gaya祖訓幾已全面潰散。在那裡,唱歌、跳舞和織布是少數沒有被日本人禁止的傳統,也是族人和賽德克精神僅存的臍帶。Obin Nawi是個八歲的小女孩,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是和媽媽、阿姨們在熱鬧慶典中一同唱著、跳著古老的歌舞,圍著圈圈慢慢地轉啊轉地,時間彷彿都凝結在那些快樂的瞬間。 本場音樂會是一部賽德克族的史詩,由古老的歌、舞、歷史記憶以及賽德克織品的美麗紋路所交織而成,而祭典舞蹈歌"uyas kmeki"(祭典舞蹈歌)則是整部作品的核心主題,悠然古調反覆出現、貫穿時空,與故事脈絡共構成節奏鮮明的作品形式: 緣起:川中島的歲月 第一部曲:一個在Gaya制約中的愛情故事:來自山頭那端的呼喚! 第二部曲:婚禮之舞:yonodoni ta,大家一起來跳舞吧! 第三部曲: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尾聲:Gaya精神,生生不息! 演出團隊│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 「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是由南山溪部落的族人所組成,他們在傳統文化一片急速凋零聲中,繼續唱著祖先所留下的古謠。他們代表著賽德克族歌舞傳習未來的希望,於2013年獲南投縣政府公告登錄為祭典舞蹈歌「uyas kmeki」的技藝保存團體。現今由部落耆老Obin Nawi帶領著年輕世代持續傳唱,呼應著Gaya祖訓的傳承精神。 專場策展人:曾毓芬 演出單位: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嘉義大學音樂系管樂團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指導單位:文化部
觀看次數
33
臺灣音樂館 上傳
00:00:10
2018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南管尋親記》音樂會宣傳片
臺灣音樂館
演出資訊 2018/03/10(六)19:30-21:00 演出地點:小表演廳 演出長度:約90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注意事項:本場次同步錄影 節目介紹 從日治時期文獻或多年田野調查中,可知臺灣民間音樂使用南管系統的,在陣頭上有車鼓陣、竹馬陣、牛犁陣、七響陣、文武郎君陣,在純音樂的演唱上有郎君唱、太平歌、南管小唱、九甲調、傀儡調,在戲曲方面有七子戲、九甲戲、白字戲、竹馬戲、傀儡戲,等等。隨著時代變遷,許多相關的民間音樂不斷流失,本次音樂會想藉著尚存的民間樂人來演練屬於南管系統的音樂,讓民眾體驗來自原鄉泉州音樂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如何滋潤臺灣百姓的心靈。文化傳承的使命,並希望在未來能夠保存傳統文化中的資產與價值。 演出團隊 臺北詠吟樂坊 成立於2001年,成員以臺北市華聲社的老團員為班底,近十年來陸續加入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碩士班南管組畢業的碩士生,故性質不同於一般的民間館閣,追求的是中國傳統音樂「游於藝」精神。 麻豆集英社 原為太平歌陣,約成立於1917年,當時僅稱「巷口太平歌」,1978年正式取名為「集英社」。 黃美悅 為著名的九甲戲藝人。 高雄大樹長青車鼓團 為已故李認川先生所傳習的車鼓,已有二十多年歷史。 專場策展人:林珀姬 演出團隊:臺北詠吟樂坊、麻豆集英社、九甲戲老藝人黃美悅、高雄大樹長青車鼓團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指導單位:文化部
觀看次數
19645
臺灣音樂館 上傳
00:00:10
2018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傳唱賽夏之歌》kiS no SaySiyat音樂會宣傳片
臺灣音樂館
演出資訊 2018/03/16(五)19:30-21:00 演出地點:小表演廳 演出長度:約90分鐘(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注意事項:本場次同步錄影 節目介紹 賽夏族歌謠,涵蓋生活歌謠以及祭歌歌謠,其中又以矮靈祭歌為歌謠大宗,在16首的祭歌中,不但出現許多植物,應用著各樣的古語暗喻,文學上還使用頂真唱法,加以祭歌分節繁複,禁忌極多,致使族人傳承,亦頗不易。 本場節目內容,從祖先因洪水逃至大霸尖山,水退之後族人下山建設部落,透過各個不同姓氏間的聯姻,繁衍著賽夏後代。而與外族的矮人之間,因為學習矮人的生活技能,使賽夏族人對其有所依賴,卻因矮人調戲賽夏婦女,讓賽夏青年心生恨意,終至釀成矮人落水的事件。之後族群饑荒禍事頻傳,使族人舉行矮靈祭,希望再召回矮人。 而節目的演出,除利用戲劇的表現,展示賽夏族群的繁衍以及族人的一生,透過歌謠的吟唱,聽眾也能欣賞到賽夏族的平日生活歌謠以及矮靈祭典歌謠這兩種類型的音樂。生活歌謠敘述著數數字、戀愛、打獵等生活情境,而矮靈祭歌這平日禁忌繁多的歌謠,也在本節目中,在召請矮靈的神聖情境下,展現著難得聽到的旋律曲調。 演出團隊│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及苗栗賽夏文化藝術協會 團隊由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及苗栗賽夏文化藝術協會共同組成。蓬萊國小耕耘賽夏文化已逾20載,是極少數推動賽夏文化的學校。2016年7月為期兩週辦理全臺賽夏文化巡演、2017年受文化部文資局之邀,參加臺灣無形文化資產演出,皆受佳評。此次二團合作,演員年齡層分佈老、中、青、少四代,族人緊扣雙手,盼牽起孩子的自我認同。耆老透過吟唱、言說敘事,傳遞隱藏在歌謠中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脈絡,表達在臺灣歷史變遷下,賽夏文化仍持續激盪著美麗火花,孕育新世代的賽夏人。
觀看次數
19684
臺灣音樂館 上傳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