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影片
陳文雄口述歷史影像
00:59:42

陳文雄口述歷史影像

  • 國家人權博物館
  • 據影像紀錄內容,陳文雄1936年出生於桃園,幼時因父親規劃在臺東發展事業而全家移居至此。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為躲避空襲,曾經兩次隨家人疏散到臺東山區。戰後經濟動盪,民眾或商家為了穩定自有金流,用「標會」相互融通資金,他父親也轉移事業重心而經營「金裕行」,後來配合政策併入政府成立的合會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陳文雄1955年就讀國立政治大學邊政學系,1959年畢業入伍,服役期間感受到軍中長官排斥臺灣人。退伍後,陳文雄進到父親與友人合作成立的「大同製材工廠」工作,1963年與臺東合會股東的女兒溫富如結婚,之後遵從父親安排到臺東合會擔任副總經理。 1972年陳文雄加入中國青年黨,當選臺東鎮民代表,1976年競選臺東市長失利後,他協助青年黨提名的高金子競選市民代表,並在1978年高金子順利當選後,一起到海山寺拜會選舉期間協助高金子的修和師父(俗名李榮和),後經其介紹認識吳泰安,曾聽李、吳兩人談論對國民黨的不滿,但據陳文雄口述,他並不清楚吳泰安是否運行所謂「臺灣自由民國革命委員會」的組織。然而因為與吳泰安的兩次會面,陳文雄1978年9月30日於家中被捕,送往調查局安康接待室疲勞審訊、反覆修改自白書。10月移送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景美看守所,1979年4月16日被以「參加叛亂組織」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0年、褫奪公權5年,7月12日移送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1986年3月移送仁愛教育實驗所,1987年1月20日假釋出獄。 出獄後曾短暫從事營造業,也曾與難友共同成立有線電視臺,但因無法取得執照,最終併入其他電視臺。亦曾參與成立民進黨,但在1994年代表參選臺東市長失利後淡出政壇。2004年獲頒回復名譽證書,2013年接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口述訪談,2022年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111年度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計畫」。 2019年5月30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
觀看次數17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上傳
游溪明口述歷史影像
00:54:59

游溪明口述歷史影像

  • 國家人權博物館
  • 據影像紀錄內容,游溪明1937年生於新店磺窟山間,幼時協助家中務農、畜養豬牛。他記得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和兄長爬到樹上遠眺美軍空襲轟炸臺北。後來,家裡養牲畜的寮舍被改成躲空襲的地方,再過幾年發生228事件,又變成接濟鄰里朋友躲避國民黨軍隊掃射的藏身處。 1952年國校畢業後,游溪明考取松山商職,為通勤方便而借住碧潭同學家,課餘認識了住在附近的高嘉弘。高嘉弘因擅長游泳,後來保送日本留學,回臺時曾與游溪明見面,談及在日本活躍的臺灣獨立運動人士,引起游溪明的嚮往。退伍後,他努力工作積攢旅費,並報名登山隊,以參加日本訓練的名義,於1962年2月11日前往大阪,結訓後脫隊至東京尋找高嘉弘。5月,他成功與高嘉弘會面,結識許多在東京的臺灣人,如史明、黃昭堂、邱永漢等,並曾參與聚會。 後因護照簽證過期,游溪明在10月12日於東京被捕,轉送至神戶,遣返回臺。輪船抵達基隆,他隨即被送往警備總部保安處(原東本願寺)審訊,被控參與成立臺獨組織。游溪明於1963年2月被送到位在青島東路的警備總部軍法處看守所等候審判,3月28日被以「叛亂嫌疑」罪名,裁定交付感化3年,轉移到生產教育實驗所執行。期間,游溪明學習吉他、黑管等樂器,加入樂隊表演,1966年4月13日出所。 為了避免被持續騷擾跟蹤,游溪明1968年參選第九屆新店鎮鎮民代表,並在當選後入黨。1973年卸任後開始在鎮公所上班,攝影記錄新店在地重要活動,1997年退休。2013年接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訪談,訪談紀錄收入於2020年出版的《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2022年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111年度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計畫」拍攝訪談。 2019年5月30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
觀看次數10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上傳
劉振源口述歷史影像
00:59:36

劉振源口述歷史影像

  • 國家人權博物館
  • 據影像紀錄內容,劉振源(1931-2023),1931年1月出生於桃園八塊厝(今八德)。劉振源就讀公學校時,受老師鼓勵,開始喜歡繪畫。曾考入新竹州立桃園農業學校,卻因父親於1947年逝世,選擇肄業並報考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半工半讀。在學期間深受導師木刻版畫名家朱鳴岡的啟發,學習素描與版畫技巧,更對其談論社會階級的不平等,與社會正義的觀點印象深刻。 1950年劉振源畢業,分發到新莊西盛國民學校任教,並借住在北師同學李永忠家中。某日因同學周源茂突然來訪,曾短暫互動。劉振源後來轉調至臺北市中山國民學校,1953年9月開學第一天,劉振源被叫到校長室,旋遭逮捕,送往國防部保密局「北所」關押,提訊時曾遭刑求。1954年移送至青島東路的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同年11月被以「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罪名判刑有期徒刑3年,移監至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1956年9月11日出獄。 劉振源曾申請復職,卻因為有案底而被否決。退伍後,主動報名臺北縣政府招考國民學校教員,1959年派任瑞芳國民學校,任教21年。期間結婚生子,自幼好學的劉振源於1976年更自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夜間部(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西畫組畢業。亦重拾畫筆,描繪礦坑、礦工等題材,與礦工畫家洪瑞麟都常到懷山礦坑作畫。此外,投入撰寫藝術理論與美術教育書籍,如1967年受洪瑞麟鼓勵而自費出版《西洋美術全集》,之後又陸續完成《兒童畫欣賞》、《造型教育》、《兒童畫教材教法》、《通過美術的兒童教育》等書。1994年自臺北縣秀朗國民小學退休。 2018年12月7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
觀看次數31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