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仔篙製作
時間長度: 00:04:09
籠仔篙(石笱),是早期濁水溪的特殊地景,見證先民運用大自然的石頭、竹木、藤作防洪水利工程。近年「籠仔篙」工法逐漸失傳,源泉社區發展協會為找回珍貴的八堡圳歷史文化,特地請兩位老師傅製作「籠仔篙」,攝影紀錄製作過程。 「籠仔篙」一般人會講成「石笱」,二水人因為口語講順又講快,就變成「籠-仔-篙(láng-á-ko)」這個音調。製作方式,早期由老師傅以木條或桂竹做主架構,用藤去綁,固定起來後,橫向的固定往往由女工或小工去綁。形狀如筍,因使用時籠仔篙內必須填裝石塊,所以又稱「石笱」,依功能又分為「圓笱」及「角笱」。造型頭寬尾窄,長度約12尺(三米六),一層樓高,因使用時是「倒」放著,又稱「倒笱」,是濁水溪水利工程的特色。 使用「籠仔篙」攔截水流,是先將製成的空心「籠仔篙」放在堵水處,尖端向外,內藏石塊,再將底部(導水面)套蓋就完成。放置「籠仔篙」的數量依工程需要而定,通常是一個接一個排列而成,水深則用層疊法,需要諳水性又熟練的專業工人下水安置。這也是「林先生」指導八堡圳鑿圳功臣施世榜所用的「土工法」,攔阻水流導入圳渠的原始導水法。1980年代水泥化後,這樣的工法被鐵籠與混泥土製成的肉粽角(消波塊)取代。今日仍有部分攔水工程沿用「籠仔篙」原始導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