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度: 00:01:42 觀看次數:2 發行/出版日:2023年11月10日
這是一個以工藝為主體,由時間的概念、觀看、感知,直入臺灣工藝的展覽。
1920年《臺灣通史》出版,「工藝」首度成志。以百年為尺度,我們清楚看見工藝的模樣:是這塊土地上日常所生成的美、是人們豐富交流所煥發的活潑創意、是製作不歇的身影所凝聚的精神厚度,也是永遠迎向環境挑戰開創的勇氣。臺灣工藝,百年前已呈現虹彩般的光譜,此時此刻,我們習慣歸諸於傳統的,其實也和我們以為最新穎的,同樣屬於「現在」的一部分。這百年來,臺灣工藝所保有的多樣性,正是讓我們擁有能夠選擇的自由、面向未來的豐厚資本。於是,這個展覽並非意圖呈現一段線性發展的工藝史,而是希望透過百年的梳理,看見臺灣工藝滾動、累積並自我再生的特質。
百年工藝,是個進行式。
【工藝產業化】
1917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品陳列館成立,推動工藝產業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群的自用工藝發展為產業工藝,並增進產值。此後,各地商品陳列館相繼開設,業務涵蓋商品展示、販賣、市場調查、產品設計、特賣會展覽等,延續日治時期在臺的日本本土的經濟政策。
此時期,臺灣首次普遍化團體制工藝教學,透過學校手工科教學、短期講習、座談、傳習所和指導所進行技術訓練,拓展了新的習藝管道,對臺灣工藝發展影響深遠。南島族群的自用工藝和漢人婦女的副業如竹編、藺編工藝等,成為產業化發展的重點,並引進新的材料和技術,如漆器、製紙和玻璃等,製作符合日本人生活需求和國際市場需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