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信口述歷史影像
時間長度: 01:07:39 觀看人數:55
據影像紀錄內容,陳忠信1949年出生於彰化田尾。至高中以前在彰化成長、求學,1969年於彰化中學高中部畢業後,入伍空軍服役三年。1972年年底從烏坵退伍回臺,1973年考取就讀東海大學數學系。他回憶自己聯考後,曾在臺北的中央圖書館讀完《自由中國》與香港的《民主評論》,入學後更在東海大學圖書館讀到《新青年》的微縮資料,「東海圖書館對我的意義很大,很自由,像是穿梭在漂亮的沙灘上,撿知識的貝殼……我很多文史法政方面的知識,基本上是自己在圖書館摸出來的。」
他也曾接觸《大學》、《臺灣政論》等黨外雜誌,而1977年的中壢事件,讓他感受到社會氣氛的變化。1978年,陳忠信加入姚嘉文競選辦公室,後來到張德銘競選辦公室,協助其競選增額立法委員期間的政策論述資料,「從那個時候我這樣慢慢一步一步,走入政治更深。」他見證了時局的跌宕起伏,3月因參與《八十年代》雜誌編務,移居臺北。7月參與《美麗島》雜誌,擔任編輯,8月16日《美麗島》雜誌創刊號發行,銷量不斷攀升至第四期,印刷量突破十萬本。影響力擴大,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加劇,陳忠信回憶,「參與黨外運動當然會有危機感,但另一方面,『要跟他拚』的這個氣氛也存在」。
陳忠信12月10日前往高雄參與《美麗島》雜誌社舉辦的世界人權日活動,當日爆發高雄事件(又被稱做美麗島事件)。12月13日清晨於家中被捕,移送景美看守所,隔日轉送至安康接待室偵訊,經歷數週疲勞審訊,「那是對你意志的折磨。」1980年1月中旬移送回景美看守所,3月1日前往臺北地方法院開庭,隨後移送土城臺北看守所,3月31日被以《陸海空軍刑法》「多眾集合為暴行脅迫率先助勢」罪名起訴,6月2日臺北地方法院判決4年,褫奪公權3年,提起上訴,10月14日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判決有期徒刑4年定讞,隨即送往桃園龜山臺北監獄。1983年10月18日開釋。
獄後,陳忠信持續投入議題論述,進行政策研究,1988年參與創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年擔任第四屆不分區立法委員,2008年擔任國安會代理秘書長,2016年擔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另於2015年接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解嚴前/後政治案件受難者口述歷史訪談計畫」訪問,訪談紀錄收錄於《走過白色幽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後於2022年接受國家人權博物館「111年度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計畫」拍攝訪談。
2004年1月17日獲頒回復名譽證書,2019年5月30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