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聽製紙過程中的種種聲音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執行長陳瑞惠是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的么女,在陳樹火先生於一九九〇年空難過世後,繼承父親希望推廣紙文化的理念,成立了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與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展示與體驗空間,歡迎個人或團體、大人或小孩,在這裡體驗手抄網製紙的樂趣。
首先,將抄網放入水中,緩緩地、溫柔地平行繞圈,整個空間裡只剩水與抄網交互作響的聲音,最後的步驟則是十至十五分鐘的烘乾過程。製紙的體驗過程簡單好入手,但簡單的一張紙不僅承載著世代的傳承,也展現不同紙漿所帶來的效果與驚喜。
-
聽聽木材被機器刨削的聲音
刨削木材的聲音,在整個工作室裡此起彼落、不斷迴盪著。製作檜木筷的過程中,刨削時的每一分力氣都在和堅韌的木材抗衡,這樣才可以使木材擁有平滑的表面。如同周信宏當初毅然決然投入木工產業,在當時的逆流中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位於臺中后里的木匠兄妹木工房,創辦人周信宏歷經了木工廠的興衰,視傳承為己任,重新將父親的木工廠興辦轉型。他保留對品質的要求及過往美好記憶的復刻,並且貼近兒時生活,開發老少咸宜的木製作品,更內化手作的堅持於體驗課程,加入有趣、設計的元素,帶領來訪的遊客透過檜木筷、湯匙、餐盤等物件的製作,為日常生活帶來手作的溫度。
-
聽聽磚雕逐漸成型的聲音
在苗栗苑裡的山腳社區,有一間金良興觀光磚廠,這裡不只製磚,師傅們也從事磚雕的創作,並同時提供各式紅磚製品與磚雕體驗,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透過親自感受磚的氣味與觸感,親手雕刻磚花的體驗。
磚廠的工作室裡,一整排琳瑯滿目的雕刻工具各有用途,藝師鄭名家就是在這裡,一次次的拿起再放下,將平時不起眼的紅瓦雕刻出獨特風采。此時,背景音樂是從收音機裡悠然傳出的台語經典歌曲,就如同鄭名家的一刀一畫,將傳統磚雕工藝的深厚底蘊,刻進記憶裡的苑裡風景。
-
聽聽紙紮製作的聲音
一刀一刀的剪紙聲,讓人靜靜地看著藝師張宛瑩手上的工作,她正全神貫注地剪著金獅臉的五官。而這些年來她也期盼透過創意帶動文化轉型,讓紙紮工藝跳脫傳統宗教用途的框架,成為在地文化的重要代表,更開創文化傳承的許多可能性。
位於新莊的新興糊紙文化第二代張宛瑩,有感於傳統工藝的沒落,決定回家傳承父親的手藝。為了翻轉民眾對於紙紮的刻板印象,張宛瑩創辦「紙紮體驗工作坊」,不僅可以體驗傳統紙僕人的製作,也有燈籠、面具、動物紙藝等糊紙體驗課程可以選擇,張宛瑩希望透過親手製作的樂趣,打破「紙紮只有白事能使用」的框架。
-
聽聽玻璃在熾熱環境下燒製的聲音
你知道,臺灣曾經被賦予「玻璃王國」的稱號嗎?來到新竹香山,肯定能感受到當時的榮景,許多玻璃工坊與職人在此落地生根,努力地讓臺灣玻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而玲瓏窯正是其中之一。一九八八年創立的玲瓏窯,由林瑤農親手蓋起的坩堝窯爐矗立其內,成為工坊中的最大亮點,日復一日地陪伴著工坊裡的每一位師傅,淬煉出一件又一件獨特精彩的作品。
「轟——」窯爐與風扇的巨聲齊下,這讓玲瓏窯裡的師傅不太交談,全靠默契傳遞手上的鐵管與玻璃。藝師林瑤農說:「玻璃流動得快、冷卻得也很快。」想要追求玻璃工藝的登峰造極,要經過高溫敲打的千錘百鍊,才可以綻放其特有的魅力。
-
聽聽玉石被越磨越細緻的聲音
座落於荖腦山下的豐田聚落,早期因玉礦而鼎盛,加上工廠林立,是玉石外銷重鎮。後來面對產業的沒落,如豐琢玉工坊的創辦人姜錦源決定轉型成為 DIY 工坊,讓來到花蓮的旅人能親自使用研磨機,體驗玉石加工的樂趣,並認識臺灣玉的獨特之處。
暖黃燈光下,姜錦源厚實的手捧著玉石,在研磨機下細心磨製。伴隨著耐心與時間,原先樸實粗糙的玉石在砂輪與砂紙的打磨下溫度升高變得燙手,卻也逐漸圓滑,透出細膩溫潤的光澤。在藝師姜錦源的巧手之下,玉石終會透出本質的美好。
-
聽聽布料在染缸中翻動的聲音
三峽染工坊,是三峽文史的復興基地,也是藍染工藝的體驗空間。民眾在進入老街之前,可以先來到工坊,除了體驗植物染的溫潤美感,更可以親手紮染出獨特的方巾、T恤、圍巾等作品,同時也可以看見藍染的植物、染液等原料,進而了解三峽藍染的歷史。
染布體驗,需先將布料置於染缸中三分鐘,並攤開讓布舒展。為了確保布料各處都能接觸到染液,得仰賴染布者仔細地不停按摩並翻動布料。即使手藝不精,也能夠簡單上手。正如同藝師劉美鈴所說的:「手作的東西沒有標準答案」,懷抱作品帶來的驚喜與不完美,都是體驗過程中帶給我們的人生領悟。
-
聽聽金工作品製程的聲音
在線板上,藝師溫清隆正費勁地拉銀線。接著轟的一聲,他正以火槍為銀線退火,耐火磚上的銀線逐漸被燒得通紅。
三峽老街合習聚落裡的六號工作室,藏身一位年近半百的工藝師-溫清隆,他從十三歲就開始接觸金工,擅長用各種貴金屬,以及線板、火槍等工具,打造迷人又高貴的飾品。如今他與在地組織「甘樂文創」合作,成立「三藝金工」,致力於轉型傳統工藝,賦予老文化新的意義。在小而精巧的工作室內,溫清隆帶領來訪的遊客,打造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飾品,不論是戒指、手環,還是湯匙,都能夠融入手作的情意。
-
聽聽布料在柿汁中反覆浸染的聲音
你可能聽過萃取馬藍的藍染,或是香氣四溢的茶染,但你知道嗎?原本即將要被丟棄的柿子,榨成汁後也能拿來染布、創作出美麗的作品。柿染的染布過程,要先將棉布放入柿汁中浸染約半小時,期間須適時地擠壓棉布,讓染液能夠均勻滲透。而被反覆浸染、擰乾的布料,透過橡皮筋和壓舌板,就可以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花紋。
成立於二〇〇五年的新埔柿染工坊,由社區媽媽自主經營,提供煮染、冷染、繪染與刷染課程,除了技藝教學,也透過柿子的回收利用,傳遞珍惜作物的精神。藝師田春蘭將在地特色結合藝術創作,創造柿染的獨到之處,也讓來訪的遊客玩轉柿汁,染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作品。
-
聽聽布料在染鍋中翻攪的聲音
攪拌棒與染鍋碰撞出清脆而規律的聲響,整個過程須持續攪拌、自然降溫,直到完全冷卻。取自於自然、回歸於自然的植物染,不僅具備現代環保意識的概念,也是寶來居民們在風災困頓後的一線曙光。
八八風災後,李婉玲聚集村民在此位於高雄市寶來里的「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是寶來在八八風災後社區產業重建的據點。從陪伴到培力,訓練在地婦女成為素人工藝師,從事陶作、大地植物染與窯炊煮。在工坊夥伴們努力學習及參與空間的經營之下,為寶來居民的生命,重新染上繽紛的色彩。
-
聽聽陶土被拍打塑形的聲音
二〇〇七年,陳忠正在新港鄉板頭村的稻田中,升起了夢想的旗幟,成立板陶窯,期望透過板陶窯,向一般大眾推廣交趾陶與剪黏之美,同時作為傳承、育成的基地。來到此處,除了可以體驗陶偶捏製、學習交趾陶製作技巧,還可以體驗剪黏馬賽克拼貼、陶盤彩繪等課程,在藝師的帶領之下,領略傳統工藝的美麗之處。
「啪啪——」一聲又一聲響亮的拍打聲,是製作的起點,使勁地拍打是為了讓陶土結構更密實,避免鬆軟、龜裂。透過藝師陳忠正與蕭吉利的推廣與改良,交趾陶從廟宇文化走進民眾的日常生活,得以避免沒落的命運,而傳承文化的火光,如同藝師手中維妙維肖的陶偶般,綻放異彩。
-
聽聽鐵鎚在樹皮上敲打的聲音
一九九五年,沈太木成為都蘭部落的頭目,這一年,他帶著兒時對於部落耆老的記憶,踏上了復興「樹皮衣」的文化之路。沈太木的初衷十分單純卻深刻,他想傳承阿美族的工藝技法給後代,因而成立了巴奈達力功坊,開辦體驗課程,讓更多人認識樹皮衣文化。如今踏入部落,即可親自體驗如何自樹皮原料,經過敲打、搓洗等步驟,完成屬於自己的樹皮包、樹皮帽。
好不容易從樹幹脫落的樹皮,要再經過約二十分鐘的敲打使其軟化,每一次敲打,都像是把對作品的期望再更敲進樹皮裡一樣,殷切而誠懇。藝師沈太木和潘秀仔相信,粗韌的樹皮經過長時間的敲打、搓洗,才能夠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就像部落文化的傳承需要受到時間洗禮,才能在現今綻放光彩。
-
聽聽藺編過程中的種種聲音
在苗栗苑裡,藺草工藝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堅韌的藺草曾是海線地區極為普及的編材,更一度是中部重要的出口商品。而「藺子工作室」成立於二〇一六年,透過發展品牌與開設體驗課程,致力於尋回逐漸消失的藺草文化。
漫長的藺編過程,從挑選藺草、為藺草噴水,接著以木槌將藺草打軟,如此在編織時才不易折斷;再來是搓草,目的是將析草後草枝露出的白色纖維捲藏起因而更為美觀。藺編的製作,編織了過往苑裡女人的共同回憶,也交織著老中青年三代的過去與現在,藝師朱阿屘和廖怡雅並肩而坐,伴隨著藺草編織的「沙沙」聲,重現的是苑裡珍貴的傳統技藝。
-
聽聽樟樹與相思木柴燃燒的聲音
柴燒窯在西部已有完整的發展脈絡,窯廠遍佈,但在東部大型的柴燒窯卻非常稀少,石梯窯是目前東海岸的第二座大型柴燒窯,侯小圓因為一個機緣而進入手捏陶的世界,如今也開放工作室讓民眾可以體驗和連綿的山、遼闊的海相伴,進行手捏陶創作。
在石梯窯,也許你最常聽見的聲音便是柴燒,彷彿是石梯窯每一個作品的主題曲。侯小圓堅信,在捏陶的過程中,學習拍打、塑形、學習怎麼「與土互動」的同時,也是在「與自己互動」,僅有如此,才能夠真切地感受當下,並在日後拿著獨特的窯燒陶體會那一期一會的感動。
-
聽聽月桃編製的聲音
採集完月桃葉後,得趁著天氣好先拿到外面曝曬。而為了使纖維柔軟,要先將葉鞘整片攤開,再翻捲成圈的懸掛於屋外。藝師黃芳琪輕輕拍打著葉鞘,靠著聲音的清脆程度來判斷目前的含水量,以檢視材料的狀況。這是月桃對藝師的聽覺考驗,也是材料最獨特的言語。
在魯凱、排灣、阿美、泰雅、卑南與部分平埔族中,會採集月桃葉鞘來編製日常用品。熱衷南島文化的黃芳琪,懷著對手編月桃的熱忱落腳花蓮,開設「月桃戲」工作室,讓來訪的遊客體驗月桃編織等課程,並且藉由多元的產品開發及月桃工藝的紀錄,讓自己從文化觀察者,轉變成為常民工藝的實踐者。
-
聽聽Hana’s Box工作室的聲音
都蘭糖廠對面,一座深藍色的玻璃貨櫃被精心佈置得像個禮物,這裡是哈拿‧葛琉(Hana Keliw)的工作室—Hana’s Box。
吹著都蘭的風、偶然經過台11線的車潮、掛在編織教室裡的風鈴隨著空氣變動而輕聲搖晃,這些都是屬於都蘭Hana’s Box的聲音。工作室以社會關懷與文化觀察的初衷而成立,陳列於架上的作品是由哈拿.葛琉與部落婦女一同完成,他們在此透過手作體驗,成載並編織著部落的歷史與文化。
-
聽聽阿美族歌謠與鑿刻木材合奏的聲音
從花蓮出發,循臺十一線往豐濱前行,右側緊依海岸山脈,左側則有太平洋相隨。這裡是了嘎.里外(Lekal Diway)親手搭建的「茅草所在之地」—那ㄜ哩岸木雕工作室。在年少返鄉後,因一個公共藝術計畫的契機,開啟了他的漂流木創作生涯,並於二〇〇八年成立工作室。來到這裡,不妨參與了嘎用心設計的體驗課程,打造自己的木製飯匙、製物碟,所有材料皆取材自大自然,以木工為手法、以實用為目的,更思考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此時,在太平洋的岸邊,了嘎正雕刻著木材,對著海浪,他開始歌唱著,頓時天地萬物、大自然與人類,似乎再也沒有明顯的隔閡與界限。
-
聽聽拍打陶土的聲音
拿出一塊完整的陶土,把它整理成圓球,仔細地揉捏,每一次拍打看起來都格外慎重,因製作手工柴燒杯的過程,每一下的輕重都會影響到作品的最後成果。藝師楊宜娟抱持著將藝術帶入生活的信念,帶領大家展示陶藝的不同風雅。
現進駐在苗栗工藝園區的陶藝師楊宜娟,以柴燒陶為主要創作,創立了「一間兩手工作室」。從一開始步入社會的迷惘,在受到許多職人追尋夢想義無反顧的激勵後,楊宜娟決定返鄉習藝、跟隨同為陶藝師的父母腳步,開設個人陶藝品牌。工作室以生活與土地作為創作靈感,開啟陶藝創新的可能,並且不定期開設的精心設計體驗課程,更讓來訪的遊客都有機會體驗手捏小杯子的樂趣,親自感受作品出窯的意外與驚喜。
-
聽聽皮革被敲打出孔洞的聲音
三峽的合習聚落裡,一位職人在年過半百後與皮革相遇。他是邱芳珍,更是「玩皮小孩皮革工坊」的靈魂人物。「玩皮小孩皮革工坊」是甘樂文創在社區裡成立的手作皮革品牌,透過社區與工坊的合作,希望陪伴高風險家庭的青少年孩童找到一技之長。來到這裡,不只可以購買師傅和孩子親手製作的作品,更能體驗製作各式皮製品,親手感受皮革的溫度。
跟著藝師邱芳珍一步一步敲打,刻鑿著穿孔用的洞,也刻鑿著生命的痕跡。製作皮件的這個下午,感受到木槌握在手心的溫度,看著手中的皮革隨著時間展現不一樣的變化,如同藝師所說:「皮革是有生命力的東西」。
-
聽聽在皮件上敲擊的聲音
由工藝師許騏打造而成的「旅人革製 Drifter Leather」,是一間對環境友善的皮革工作室。抱持著對藝術的熱忱,許騏跨領域自學十年,在二〇一三年轉換跑道、成立個人工作室。秉持對於老工藝的堅持,採用環保的「植鞣革」製作手工皮革包,並開設不同難度的手作課程,初階像是皮夾、筆記本套,或進階挑戰如公事包等大型製作,希望讓來到此處的旅人實際體驗手工皮革的魅力。
小小的皮革工作室裡,不時傳來規律的敲打聲,這是製作皮件的過程中敲擊皮件的聲音。也許就像生命都需要一番淬鍊後才得以燦爛,許騏相信,歷經這奮力的捶打後,才能進而學會珍惜。